
- 海丰菜包粿
- 菜包粿又叫菜粿,是海陆丰地区最有名的风味小食,极具地方特色,远近闻名。海陆丰这座

- 公平碗粿
- 公平碗粿,又称碗糕,因成品置于碗内,故名。碗粿分甜、咸二类:甜碗粿是米浆经糊化后

- 牛肉饼
- 汕头牛肉丸为很多人所熟知,但是在海丰有着一种可以和汕头牛肉丸媲美的海丰牛肉饼,海

- 消暑冬瓜盅
- 选用老而肉厚的冬瓜,取出瓜内白瓤,造成盅形,在沸水中加热后捞起放在汤钵里,然后往

- 冲蒌乌豆
- 时届冬令,台山人喜欢用乌豆配以猪肺、蜜枣、楷杷叶、沙参、北合、陈皮、羌片煲汤。这

- 猪肠碌
- 猪肠碌与粉卷相似,但馅是由豆芽、炒河粉等做成的,以整张的河粉作皮来包裹,薄薄的一

- 茶滘沙榄
- 茶滘沙榄(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干煎凤尾鱼
- 干煎凤尾鱼原料:凤尾鱼、姜葱蒜米。制法:凤尾鱼洗净晾干水分,烧热镬慢火将鱼煎至两

- 汕头菜脯
- 汕头菜脯选用本地产萝卜,配食盐,经传统腌晒而成,是潮汕地区居家佐餐的传统小菜,口

- 平定沙司鸡
- 定沙司鸡又名屋角鸡,以清初梁家沙司巡检衙迁建于平定屋角面得名。此鸡是本地的名优鸡

- 正月初七 七样菜
- 正月初七古称“人日”。是日要吃“七样菜”,即用大菜、芹菜、蒜、葱、韭菜、萝卜、春
- 陆丰皮影戏
-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传统三大皮影戏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陆丰皮影剧团也是广东省唯一的专业皮影剧团。该剧团始建于1957年,1966年曾因为历史原因解散,但是
- 博美飘色
- 廣東省陸豐市博美鎮飘色俗称廣東省陸豐市博美鎮美景,据考证是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一七六八年),是从苏州传入,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年历史,由当时的廣東省陸豐市博美鎮经商
- 中秋拜月娘
- 出于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拜月的习俗很早就在我国流行。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潮人谓拜月为拜月
- 南塘吹打乐
- 南塘吹打乐是粤东陆丰市南塘镇郑宣家族自清末传承下来的一种民间音乐,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并广泛流传于海丰、陆丰、惠来、惠东、普宁沿海一带,不仅在民间的红白事中
- 正字戏
- 正字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字戏本名正音戏,用中州官话唱念,是一个多声腔的古老稀有剧种。明初南戏的一支传入粤东,形成正字戏,主要扎根于海陆丰地区,后传播到港
- 陆丰市皮影戏
-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其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陆丰皮影戏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
- 雍烈娘娘庙会
- 雍烈娘娘庙位于陂洋镇古寨村。古寨村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这里村民朴素善良,对雍烈娘娘十分虔诚。雍烈娘娘在他们心中一直以来是和谐的化身,在方圆50公里影响很大。在港澳
- 潭阳天后官庙会
- 潭阳天后官庙会是潭西人民对妈祖信奉、崇拜的祭祀活动。历史悠久、内容广收博彩,既有海洋文化的鲜明特点,又有当地民间习俗的特征,还有道教儒家的思想特征和浓烈的民族色
- 文化遗产白字戏
- 海陆丰白字戏,以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植根于群众之中,为广大妇孺老幼所喜闻乐见。自清同治八年以来,就有荣贵春班、双鸣凤班、正泰源班、老泰顺、新荣顺等三十多
- 宋溪
- 宋溪及其附近的宋迹位于海丰县可塘镇与陶河镇的交界处的宋溪头村,它被这里的群众称为直渠溪。宋溪长里许,深米许,溪面宽米,两边河床各米。据海丰县志续编
- 车田司马第
- 车田司马第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吉龙村车田自然村,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座西北向东南,总面阔49.2米,总进深31.6米,占地面积1555平方米。车田司马第是“上五下五”两横屋一主门楼,左外横
- 陆丰清云山
- 在美丽的南国陆丰地区,佛教信仰是一种文化。这种佛教文化体现在寺庙佛堂在陆丰地区广受人们欢迎,更有很多的寺庙成了陆丰地区观光景点。陆丰市清云山就是这样一座以佛教文
- 汕尾待渡山
- 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
- 得趣书屋
- 得趣书屋是红色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座落于海丰县海城镇桥-,在彭湃故居东侧,坐北向南,面临秀丽清澈的龙津河,面宽3间12米,深进8米,风火式山墙,旁侧有高大遒劲的红锦,为之增添秀伟的氛围。得趣书
- 莲心湖
- 莲心湖位于陆河县水唇镇高峰村,是一座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屋,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占地面积1726平方米。整座建筑为“上五下五”两横屋加外横屋砖木结构,共86个房间,屋内的木雕、石雕、壁画技艺精湛,是陆河
- 汕尾清峰寺
- 清峰寺位于陆丰潭西镇北面乌面岭中。清峰寺在唐贞元元年(785年)初由佛教禅宗南派九祖大颠创立,是粤东一带较早的一处佛教古刹。大颠(7318
- 待渡山(甲秀楼)
- 待度山山顶矗立着甲秀楼古塔。据说甲秀楼建于清嘉庆十年(1850年)。为两层泥塔,高15米,呈六角形,似葫芦盖顶,塔尖直指蓝天,造形独持,十分壮观。
- 海丰总农会旧址
- 海丰总农会旧址为海丰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海丰总农会旧址原是明代龙山乡“天后宫”。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各区农会代表六十多人秉承二万多会员和农会辖下的十万劳动人民的重托。在这里成立海丰总
- 九厅十八井
- 九厅十八井位于河田镇宝山村桐树下自然村,是一座府第式古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门楼、正屋、左右横屋组成,整座建筑共9栋,有9个大厅,18个天井。屋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线下合作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 | 留言建议
版权所有© 村村通 鲁IPC备:15356727458号-1
在线QQ群: 51107481 在线QQ:83373189 33064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