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灯:闹新年庆丰收
-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2-11-9 17:28:32
说起舞龙灯,马鞍山市农村的乡亲父老都不陌生。可要是说马鞍山哪里的舞龙灯热闹,非当涂县莫属。每年春节前后,各乡各村的龙灯就相继“活”过来了。
在当涂县,山村龙灯绕山游玩,称“金龙盘山”;水乡龙灯在水畔行进,称“龙游倒影”。当涂龙灯种类很多,按龙的扎制方式及外形特征来分,主要有滚龙、赤链龙、板龙3种。其中,滚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龙身从头到尾用篾扎制,躯干环状相连,外裹彩布,绘以五彩龙鳞。赤链龙俗称虾龙,因形似赤链蛇而得名,龙首、龙尾用篾扎制,外糊半透明薄纸;龙的躯干一段为圆柱形篾篓状、外糊薄纸,一段用布相连,间隔排列。晚上,篾扎的部分点上蜡烛后,龙形明暗相间,如同赤链蛇一般。板龙又叫枝子龙,因龙身主要用木板制作而得名,龙的躯干由十几块长条木板以插销相连,每块木板中间安置一个花篮,篮中插数枝五彩纸花,晚上还可以点上蜡烛,板龙从头到尾体格庞大,舞动起来特别费力。
舞龙时一般先是二龙并行,祭拜正堂,称作“拜龙”;然后是两条龙随龙球起舞,称作“二龙戏珠”;两条龙并肩逆向贴身穿行,称作“二龙搓痒”;龙身盘旋作螺旋状,称作“螺丝结顶”;龙首从腹下交错穿梭,称作“穿龙”。
玩龙灯一般由村里的龙会牵头组织,每年正月择日起灯,多的甚至会持续十几天。首次起灯一般均用鸡血为龙“点睛”,先拜宗祠、祭寺庙,然后再到周边街坊、村落游玩。玩灯前一日,龙会派人按游玩线路贴出红纸告示,称作“下贴”;次日,所到村庄见舞龙队伍临近便燃放鞭炮迎接,叫“接灯”;随后,在村中长者带领下绕村巷一圈,叫“游龙”;然后选择空旷场地驻留游玩。最后,如有人家自愿“请灯”,龙灯队伍还得到请灯人家中转一圈。
每年春节期间,当涂护河镇一带的群众都要舞起龙灯,该镇丁村的龙灯更是有悠久的历史。据护河镇政府负责人介绍,舞龙灯是当地过春节的传统习俗,祈祷来年一切都风调雨顺,昭示着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年味也在慢慢淡化,但舞龙灯的习俗并没有丢。丁村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舞龙灯,镇里派出文化站人员下村指导,在人、财、物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丁村龙灯队领队介绍,他们舞的是板龙。两条龙加起来有40多节,总共有200多人才能把龙舞起来。丁村有600多人口,这意味着,村里青壮年几乎都参与舞龙了。龙灯一般在正月里舞。晚上正式“起灯”。当龙灯启动的一刹那,所有的龙头、龙身、龙尾的灯笼一齐点燃蜡烛,照得龙体通明透亮。龙首引领,龙身全部连在一起,或高踞盘旋,或奔跑飞翔,或出云入海,变化多端,灯影翩跹,场面十分壮观。龙灯所到之处,人们燃起稻草、柏枝迎龙祈福,祈求如意顺心、欢乐祥和。数十米长的龙灯在夜色中蜿蜒游动,游完了村前村后,还要把龙灯舞到镇上去,让镇上的人也看看这条长长的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