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美食——过桥米线
- 1 基本介绍 过桥米线rdquo;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食品,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20年,昆明市建立了第一家过桥米线馆仁和园rdq
- 美食篇(4)喜鹊窝酒
- 鹊泉牌喜鹊窝系列白酒起源于明朝末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彝州传统名酒之一。该酒采用天然泉水,以优质大米为原料,沿袭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工酿制,陶缸窖存后装瓶,属米香型白酒
- 锅巴油粉
- 云南小吃工艺:其他锅巴油粉的制作材料:干豌豆5千克,精盐、芝麻油各100克,菜籽油200克,咸酱油1千克,醋、面酱、辣椒油各300克,香菜末、姜蒜汁、烫韭菜段各250克。锅巴油粉的介绍:锅巴油粉是南涧
- 楚雄丝绸
- 楚雄出产的丝绸,工艺精巧,色泽光洁,图案美观,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良好的声誉。楚雄丝绸厂的产品有缎、绨、羽纱、素软缎、花线、丝棉被、美丽绸等30多个品种,其中梅花牌rdq
- 陇川橘子
- 橘,历来是中国的国粹物。陇川远古种橘的历史无从夸。洪武二十九年往谕麓川的明朝特使钱古训,于著《百夷传》载大如斗之柑。rdquo;则是和橘大有干系。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孔
- 楚雄跳菜
-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rdquo;,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
- 澄江藕粉
- 澄江藕粉产于玉溪澄江县坝区。它杂质少,色纯白,含水低,含有较高的成丙种维生素和磷质糖分子。澄江藕粉之所以有名,主要是这里的莲藕大部分的顶端不结莲米。所以藕节粗壮肥大,汁多肉嫩,淀粉含量高,它的营养成分
- 昆明老奶洋芋
- 老奶洋芋是云南美食之一,据说是老奶奶吃的洋芋哦,因为它口感绵密,十分酥软,故得此名。制作简单,将煮熟的土豆剥皮后碾压成泥状,然后放入锅内用少许动物油炒,并加少许葱花和香料。色泽金黄诱人,散发着阵阵土豆
- 昆明凉米线
- 云南的米线分干浆(细)和酸浆(粗,滑),干浆米线一般做成过桥米线,而酸浆米线做豆花和凉拌才好。米线又可凉拌而食,称凉米线,在云南十分风行,以玉溪为盛。作法:取新鲜米线,拌入芝麻酱、芝麻泥、香椿水、盐水
- 土豆鸡
- 土豆鸡的烹饪方法显然不是迪庆独有,但唯独迪庆的土豆鸡非常好吃。它的做法非常简单,甚至比新疆的大盘鸡都简单。你能在其中发现的显眼食材只有土豆和鸡。土豆去皮切块,鸡切块,随便炒炒便能非常美味。高海拔、低湿
- 周城白族传统文化
- 周城白族传统文化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城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州镇北端,是古代城邑之一和大理坝子的一个重要农村集镇。全村2188户,9570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自然村。周城交通方便,地处
- 彝族(撒尼)刺绣
- 彝族(撒尼)刺绣是一门具有极强装饰性的传统刺绣美术工艺,流传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主要聚居区,其中以挑花为主要刺绣工艺。撒尼挑花又叫撒尼十字绣,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长期以来,经过
- 楚雄火把节
-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
- 腾冲玉雕
- 腾冲县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来凤山明朝蔺山墓0土的玉带钩和《徐霞客游记》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的细致描述,均说明腾冲玉雕历史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
- 陆良特产
- 麻依馓子
麻依馓子rdquo;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著名特产,有二百余年历史的传统食品。用湿面扭成千钧扣rdquo;,再用香油炸成糖果。
- 云南少数民族之景颇族
- 景颇族景颇族现有人口12万人,云南有11.8万人。景颇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及怒江州泸水县的片古岗地区,少数散居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县。景颇族中有景颇、高日、蒙友等
- 云南少数民族之拉祜族
- 拉祜族拉祜族现有人口41.1万多,其中云南有40.8万人。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分布在澜沧、孟连、耿马、沧源、勐海、西盟等县,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
- 洱海鱼鹰
- 如果把苍山比作一位豪气干云的真汉子,那么缠绵于他脚下的洱海就是他至有的女子了。关于苍山和洱海,大理的白族有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以前,南诏王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公主叫阿凤,阿凤和苍山上一个英
- 关索戏
- 关索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索戏是一种汉族戏曲剧种,属于古老的傩戏,在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所仅有,它在演出形式上,仍保留着较原始的面貌,演出时一般头戴面具,边唱边舞,有娱神歌舞的遗风。开演
- 傣族“滴水”的由来
- 在南伞城子村傣族寨佛寺里,每逢“做贡、赶摆”时,傣族人民都要到佛寺里去祭拜祖先与在贡物上滴水,为什么祭拜祖先时要在贡物上滴水呢?这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咧!据说,古时侯,有一个傣族百万(有钱人家称为“百万
- 青云桥
- 青云桥 青云桥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为曾任陕西省巡抚的石门井人杨名飏出资建造。至今已有182年的历史了,依然默默无闻地为云龙的交通做贡献。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杨名飏母丧回乡,见沘
- 虎跳石落水洞
- 盈江虎跳石、落水洞位于盈江县县城34公里的坝尾山边,数百来宽的大盈江流到这里一下子收束成了七、八米,两岸两座冲天而立的石壁象两扇半开的巨门,封住了大江的去路,狂怒的江水拍打着江中峥嵘的乱石,激起冲天的

- 念湖
- 在海拔2300米的高原湖泊中,有一个醉人的地方。据说是为了思念一个人,于是取了一个充满遐想的浪漫名字:“念湖”。那里有清澈的河流,有魂牵梦绕的池水,有蓝蓝的天空和暖洋洋的阳光,更有一群群优雅的黑颈鹤。
- 西山龙门
- 西山龙门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家仙骨,石窟胜境”多常见与中原,西山龙门的道观与石窟不仅不输中原,还兼有儒、佛之风。翻过陡峭的罗汉崖,驻足绝壁,俯视下界,滇池水波荡漾,出没的云烟仙气缭绕,好一
- 范世昌墓
- 范世昌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范世昌,生于清乾隆年间,卒于嘉庆年间,当地彝族阿哲人,清太学生。范世昌墓为弥勒县高甸乡上高甸村东1.5公里处,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 范世昌墓为围石封土堆夫妇合葬墓
- 戈浩避暑山庄
- 戈浩避暑山庄位于河口县南溪镇东北3公里处。由三部分组成:民俗山庄,以瑶族民居为主要特点;龙戈森林公园。 景区内林木茂密,各种奇花异草争妍;地下溶洞景区,在龙戈山下,地下溶洞长1000米,景色优美壮观
- 柳井溶洞
- 柳井溶洞位于文山县柳井乡新发寨,距县城1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0融融。全部景观共有5洞,号洞称“儿姑仙宫”,全长8606米,分上下两层。洞内19个厅9个堂,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分数层,层层秀
- 聚奎阁
- 聚奎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通海县城中央,阁为攒尖顶式四方单体三重檐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历清·康熙时一次大火被毁,继而恢复。至清·光绪二年,因民屋起火,阁
- 滇越铁路五家寨人字桥
- 滇越铁路五家寨人字桥位于屏边县北湾圹乡度箐与倮姑站之间,是滇越铁路上(昆明至越南河内)的巨型钢架桥,全用钢板、槽、角钢、铆钉联接而成。 人字桥在两山峭壁之间的跨度为67米,距谷底100米。它以独特的
- 白沙坡温泉
- 白沙坡温泉于文山县城西北14公里的白沙坡村下。清澈明净的暮底河三间环绕着一片面积约数十亩的但伪绿洲,温泉自沙洲深处汨汨冒出,出水量每秒0.34立方米,水底含碳酸钙较重,每公斤含可溶性二氧化硅14mg,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线下合作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 | 留言建议
版权所有© 村村通 鲁IPC备:15356727458号-1
在线QQ群: 51107481 在线QQ:83373189 330640642